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年三支一扶考試行測模擬題(223)
1.以下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環境專家試圖用向湖里放魚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為這里的漁業資源已經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
B.有的父母習慣在飯桌上表揚或批評孩子,一邊吃飯,一邊輕描淡寫地說幾句,既顯得不夠重視,孩子也沒聽進去,效果自然會差一些。
C.作為記者,我們必須盡快深入災區,第一時間報道真實災情,在這點上我們責無旁貸……
D.把不同讀者的不同要求爛熟于心,在“配菜”時分門別類,對編輯來說并不難。
2.參與大火都是古代婦孺皆知的星相。夏族對參的認識有深刻的原因,每當參于黃昏后落向地平線快看不見的時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際。“參去寒冬盡,農家備耕忙”,它成為夏族觀象授時的重要依據。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時出現于東方地平線上。其光熒熒,好似東方遠處的一團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不單是因為它亮,它就像是特意來點燃人們盼望播種的希望之火。
文中“觀象授時”的含義是:
A.觀天象以安排時間 B.觀天象以從事農耕
C.觀天象以確定季節 D.觀天象以傳授知識
3.農業有著藝術永遠無法比擬的實踐性。湖北的農民在節慶的巫文化中,按照自己的需要造就了各種神靈,向它們許愿,祈求它們保佑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這種節慶活動,意外地促成了農業生產經驗的發展,比如“春社”中放在社神前的“社種”,竟使農民能利用溫室觀察稻種出芽的情況;“嫁毛娘”的過程中,燃燒的火把消滅了大量飛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巫文化對農業與藝術的不同影響
B.巫文化怎樣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C.推動歷史進步的是人力而非神力
D.湖北的農民創造了哪些節慶形式
參考答案
1.【答案】A。解析:竭澤而漁: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它表示一種資源利用方式,不能用來形容表示狀態的“地步”,故用在A項句中不合適。
2.【答案】C。解析:由文段可知,參和大火都是觀象授時的重要依據,又由原文的“每當參于黃昏后落向地平線快看不見的時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際”和“大火在春天傍黑時出現于東方地平線上”可知,觀象授時的含義即是“觀天象以確定季節”。
3.【答案】B。解析:文段第一句強調農業的實踐性,第二句講農民為了農業生產順利這種實踐目的而進行巫蠱節慶活動,第三句則舉例說明這種文化活動意外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由此可知全文的關鍵詞為“農業”和“巫文化”,所以答案為B。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