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內容:寫作技巧②(377)
分論點常用結構
1.理證法
(1)影響式分析論證
【思路】分論點+影響分析+總結觀點
【示例】
法治可以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在我國開展城鎮化建設以來,部分地區為發展經濟 征收農村土地用于商業開發,這本是發展農村、增加收入的兩全舉措。然而,個別地 區存在農民與村干部沆溪一氣,屢屢蒙騙補償款,這些錢更是大都落入村干部的腰包。 俗話說,“治國無其法則亂”,土地征收國家本有法律規定,村干部“攜手”村民的 騙財之舉,不僅違背國家法律,更引發貪腐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集體利益和其他 農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有必要在農村開展法治教育,通過宣傳,在村干部、農民心 中樹立法治信仰,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如此才能真正保護農民權益。
(2)原因式分析論證
【思路】分論點+原因分析+總結觀點
【示例】
社會管理離不開“德” o其原因在于,法律解決公平問題,道德才能解決正義問題。 法律是外在的,道德是內在的;法律是制定的,道德是養成的;法律是階段的,道德 是永恒的。社會成員并不僅僅因為畏懼法律的懲罰而守法,許多情況下人們都是因為 遵從內心的道德法則而守法。烏鎮的家庭旅館、星火村的拆遷都說明了這一點。良好 的道德觀念可以形成守法的自律心態,從而起到比法律的他律作用更強的、無時不在 的約束力,從而使“善良”、“正義”、“親情”、“友愛”等人之善性內化于心、 外踐于行。
(3)引言式分析論證
【思路】分論點+引言分析+總結觀點
【示例】
誠實守信是立足之本。孔子曰:“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何也”。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魯迅更直言“誠信為人之本” 。古人對誠信言簡意賅的贊美,已成為我國做人處事的重要傳統道德準則。雖然世代更 替,但中華民族崇尚誠信的精神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在當代社會生活中,誠信仍然 是一個人立身之本、安身之命。誠信不但能夠凈化人們的身心、更可以提高人們自身 的道德情操。如果沒有誠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只有將誠信定義為為人處 事的根本原則,方可立足于社會,進而被社會所承認接納。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