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江蘇三支一扶考試試題及考點②(801)
【知識點3】精準式扶貧的“三大格局”
“三位一體”的扶貧格局是指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方力量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
(一)專項扶貧
專項扶貧是現階段我國綜合扶貧開發即“大扶貧”的三大內容之一,主要是指國家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由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的扶貧活動,按照省負總責、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要求,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以工代賑、產業扶貧、就業促進、扶貧試點、革命老區建設等重要工程。
(二)行業扶貧
行業扶貧,主要指各行業部門履行行業管理職能,支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政策和項目,承擔著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提高貧困人口發展能力的任務。包括明確部門職責、發展特色產業、開展科技扶貧、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改善公共衛生和人口服務管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重視能源和生態環境建設等。
(三)社會扶貧
社會扶貧,主要指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事業,從不同角度擴大扶貧資源,提高
扶貧工作水平。包括加強定點扶貧、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發揮軍隊和武警部門的作用、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等。
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構建了國家扶貧戰略的完整體系,互為支撐,相互呼應,將共同促進貧困地區加快發展,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知識點4】脫貧攻堅的具體舉措
(一)產業發展脫貧
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作用,建立健全產業到戶到人的精準扶持機制,每個貧困縣建成一批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每個貧困鄉、村形成特色拳頭產品,貧困人口勞動技能得到提升,貧困戶經營性、財產性收入穩定增加。
1.農林產業扶貧
優化發展種植業;積極發展養殖業;大力發展林產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扶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大農林技術推廣和培訓力度。
2.旅游扶貧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積極發展特色文化旅游。
3.電商扶貧
培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工作重點,提升貧困戶運用電子商務創業增收的能力;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4.資產收益扶貧
5.科技扶貧
促進科技成果向貧困地區轉移轉化;提高貧困人口創新創業能力;加強貧困地區創新平臺載體建設。
(二)易地搬遷脫貧
組織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確保搬遷群眾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飲水安全、出行、用電等基本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遷出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后續發展有門路、轉移就業有渠道、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建檔立卡搬遷人口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1.精準識別搬遷對象
合理確定搬遷范圍和對象。
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應搬盡搬。
2.穩妥實施搬遷安置
因地制宜選擇搬遷安置方式。
合理確定住房建設標準。按照“保障基本、安全適用”的原則規劃建設安置住房,嚴格執行建檔立卡搬遷戶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的標準。在穩定脫貧前,建檔立卡搬遷戶不得自行舉債擴大安置住房建設面積。
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拓展資金籌措渠道。
3.促進搬遷群眾穩定脫貧
大力發展安置區(點)優勢產業。將安置區(點)產業發展納入當地產業扶貧規劃,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支持搬遷貧困人口大力發展后續產業。
多措并舉促進建檔立卡搬遷戶就業增收。
促進搬遷人口融入當地社會。
(三)兜底保障扶貧
統籌社會救助體系,促進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實現社會保障兜底。
1.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省級統籌工作力度,動態調整農村低保標準,確保2020年前所有地區農村低保標準逐步達到國家扶貧標準。
統籌社會救助資源。
2.逐步提高貧困地區基本養老保障水平
堅持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方針,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指導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制度名稱、政策標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四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探索建立適應農村老齡化形勢的養老服務模式。
3.健全“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
完善“三留守”人員服務體系。組織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摸底排查工作。
完善貧困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將殘疾人普遍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予以保障和扶持。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