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19年下半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D類《綜合應用能力》真題(小學卷)(網友回憶版)
一、注意事項一 、本科目滿分150分,時限120分鐘。
二、 請在本科目答題卡的指定位置按要求填寫(涂)姓名和準考證號。
三、 請用黑色墨水筆在答題卡的指定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在題本上作答無效。
四 、所有題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五、 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答題,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整理好放在桌面上,待監考人員清點無誤 后,方可離開。
二、給定材料材料1
案例一:
王老師在某小學教科學課,深受學生喜愛。結合班級實際,他設計了單元導學案,確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 習步驟和評價檢測指標等,引導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探究式學習。設計的教學流程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文獻等查閱相關資料,并由學生提出問題;
第二課時,由學生帶著問題,分小組進行討論,提出假設,設計實驗;
第三課時,實驗探究,檢驗假設,分析結果;
第四課時,組織學生交流,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并指導學生自評和互評;
第五課時,交流實驗中發現的新問題,引導學生就新問題進行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變化: 一有時間就往實驗室跑,在實驗室里常常爭論不休,解決了許多“為 什么”。學生仿佛被一種魔力吸引著去學習,上網查資料,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白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并撰寫成科技小論文, 這些都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學生更加享受學習的過程了。
案例二:
某小學針對本校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效率低下的問題,如“大量重復的機械性練習*…教師滿堂灌*“重知識輕能力”…… 開展了全校范圍的“減負提質、常態優質”教改活動,要求全校教師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向40分鐘要 質量,為此,老師們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探索中,老師們大膽地進行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創造性地使用國家課程,開發校本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 率。例如,語文組重點進行了“巧用結合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老師們將有共性或對比性強的課文組合到一起講授, 提高了課堂效率;數學組圍繞數學思想方法和原理,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嘗試數學“瘦身“的做法,在教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 識時,注重基于乘法原理的學習,將13課時縮減至6課時,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英語組則通過“三個關注”,即關注語言環 境、關注課堂實踐、關注課后延伸與拓展,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三 、作答要求辨析題(30分)
有老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完成教學任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請對此觀點作出判斷和分析。
要求:判斷準確,觀點明確;分析合理,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300字。
案例分析(60分)
請根據材料中的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案例一中王老師的做法,概括實施探究式學習的操作要點。
要求:概括準確,簡練,條理清晰,不超過150字。
2.分析案例中教師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有益探索。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3.根據上述案例,談談教師在有效教學中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要求:結合案例闡述,條理清晰,不超過400字。
教育方案設計(60分)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精神,著力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 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各地中小學以學校、年級或班級為單位,將研究性學習 和旅行體驗相結合,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研學旅行活動。
假如你是某班班主任,請結合當地的紅色旅游和歷史文化遺產等資源,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這一主題,為所在班級設計一個
研學旅行教育活動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具體任務:
1擬定活動方案的標題。
要求:緊扣主題,不超過25字。
2.說明活動方案設計的依據。
要求:合理清晰,表達簡潔,不超過150字。
3寫出活動方案的目標、內容與過程。
要求:目標明確,內容充實,措施得當,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超過600字。
4如果該方案付諸實施,你將如何評估其效果。
要求:指標恰當,方法可行,不超過100字。
1、參考答案:
題目的觀點錯誤,混淆了課堂教學的目的。
教學任務是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確定的、各科教學都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新課改為了實現“以人為本“核心理念;, 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全面的發展。
教學任務是教學工作的首要問題,是對教師進行課堂評價的重要指標,而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價值目標的追尋在教學 中起著導向與規范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綜合目標,才能最終促 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二者輔相成,同等重要。
故題干中的觀點是錯誤的。
2、參考答案:
教師根據學情設計導學案—— 引導學生確定問題——學生討論與提出假設 在實踐中尋求結果,評價主體多元化 不斷驗證發現新問題,循環探究——形成日常探究模式。
2
這些教師從學習方式、教學方式、課時分配。注重實踐等4個方面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有益探索。(1)王老師一改過 去的機械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形成了問題探究式學習方式。(2)語文老師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將 共性知識或對比性知識進行整合,不照本宣科,減輕學生學習負擔。(3)數學老師優化教學方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優化 課時分配,注重原理的學習,讓學生舉一反三,高效完成學習任務。(4)英語老師教學結合實踐,改變傳統的讀寫教學,營 造學習環境,把學習內容延伸至課后,更有利于學生從實踐中鞏固知識。
3
教師在有效教學中,不儀是傳授者,更應該是診斷者、指導者、評價者和研究者。
(1)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向學生傳播知識和品德,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2)除此之外,教師應該 是診斷者,應該對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特點進行分析,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教學計劃并不斷調整。(3)教師應該是指導者, 由于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無法完全獨立學習,教師應該發揮好指導者的角色,為學生學習時提供幫助、解疑答惑,讓學生 真正的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4)教師應該是評價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單一的去評價學生,讓評價主體變得 多元化,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真正的發展。(5)教師還應該是研究者,根據學生、課程、教學 實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合實踐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3、參考答案:
活動主題:“紅色”研學旅行,在游中學
2
設計依據:愛國主義教育是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 工作。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激發廣大師生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 志,特此召開XX愛國主義研學旅行。
3
活動目標:認知目標:學生能認識到歷史前輩的偉大,明確當今生活來之不易。行為目標:通過集體旅行的方式, 學生走出校園,從體驗中培養實踐能力。情感目標:感受美麗家鄉的魅力,體驗紅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上報活動學生名冊;制定活動方案;活動前一天通知家長做好相應準備(餐食準備);班級分為若干個 活動小組,確定具體管理教師,并將分組情況上報學校備案。
2.活動展開。(1)集合,再次強調安全注意事項,統一出發,達到南京中山陵景區。(2)參觀中紀念館,參觀展覽集 會區,請學生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解,感受災難帶來的沉重,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此后,到達遺址悼念區,感受雕塑和碑墻 的寓意,學生獻出自制的花環,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對和平的盼望。(3)中午,教師組織學生用餐,短暫休息。(4)下午,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請學生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志士和先賢,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動人故事。 學生們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繞墓碑一周,將自制的紙花獻到“忠魂亭”前。(5)參觀中山陵,體會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與孫中 山先生的偉大人格和不朽精神。(6)集合整隊,統一帶回學校。
3.活動總結。回校后一周陸續開展活動,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1)每位學生記錄自己的研學旅行感受,班級內 進行評比。(2)開展演講比寒。
4
效果檢驗方法:(1)在研學活動結束后的一個月內,召開主題班會,以此判斷學生們的歷史認識、愛國意識是否發 生改變。(2)觀察學生在每周升旗時的變化(3)通過愛國主義主題問卷來評價學生。
1、參考答案:
題目的觀點錯誤,混淆了課堂教學的目的。
教學任務是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確定的、各科教學都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新課改為了實現“以人為本“核心理念, 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全面的發展。
教學任務是教學工作的首要問題,是對教師進行課堂評價的重要指標,而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價值目標的追尋在教學 中起著導向與規范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綜合目標,才能最終促 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二者輔相成,同等重要。
故題干中的觀點是錯誤的。
2、參考答案:
教師根據學情設計導學案—— 引導學生確定問題 學生討論與提出假設——在實踐中尋求結果,評價主體多元化 不斷驗證發現新問題,循環探究——形成日常探究模式。
2
這些教師從學習方式、教學方式、課時分配、注重實踐等4個方面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有益探索。(1)王老師一改過 去的機械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形成了問題探究式學習方式。(2)語文老師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將 共性知識或對比性知識進行整合,不照本宣科,減輕學生學習負擔。(3)數學老師優化教學方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優化 課時分配,注重原理的學習,讓學生舉一反三,高效完成學習任務。(4)英語老師教學結合實踐,改變傳統的讀寫教學,營 造學習環境,把學習內容延伸至課后,更有利于學生從實踐中鞏固知識。
3
教師在有效教學中,不僅是傳授者,更應該是診斷者、指導者、評價者和研究者。
(1)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向學生傳播知識和品德,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2)除此之外,教師應該 是診斷者,應該對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特點進行分析,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教學計劃并不斷調整。(3)教師應該是指導者, 由于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無法完全獨立學習,教師應該發揮好指導者的角色,為學生學習時提供幫助、解疑答惑,讓學生 真正的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4)教師應該是評價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單一的去評價學生,讓評價主體變得 多元化,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真正的發展。(5)教師還應該是研究者,根據學生、課程、教學 實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合實踐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3、參考答案:
活動主題:“紅色研學旅行,在游中學
2
設計依據:愛國主義教育是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 工作。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激發廣大師生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 志,特此召開XX愛國主義研學旅行。
3
活動目標:認知目標:學生能認識到歷史前輩的偉大,明確當今生活來之不易。行為目標:通過集體旅行的方式, 學生走出校園,從體驗中培養實踐能力。情感目標:感受美麗家鄉的魅力,體驗紅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上報活動學生名冊;制定活動方案;活動前一天通知家長做好相應準備(餐食準備);班級分為若干個 活動小組,確定具體管理教師,并將分組情況上報學校備案。
2.活動展開。(1)集合,再次強調安全注意事項,統一出發,達到南京中山陵景區。(2)參觀中紀念館,參觀展覽集 會區,請學生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解,感受災難帶來的沉重,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此后,到達遺址悼念區,感受雕塑和碑墻 的寓意,學生獻出自制的花環,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對和平的盼望。(3)中午,教師組織學生用餐,短暫休息。(4)下午,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請學生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志士和先賢,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動人故事。 學生們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繞墓碑一周,將自制的紙花獻到“忠魂亭”前。(5)參觀中山陵,體會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與孫中 山先生的偉大人格和不朽精神。(6)集合整隊,統一帶回學校。
3.活動總結。回校后一周陸續開展活動,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1每位學生記錄自己的研學旅行感受,班級內 進行評比。(2)開展演講比賽。
4
效果檢驗方法:(1)在研學活動結束后的一個月內,召開王題班會,以此判斷學生們的歷史認識、愛國意識是否發 生改變。(2)觀察學生在每周升旗時的變化(3)通過愛國主義主題問卷來評價學生。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