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政治知識:馬哲學派眾紛紜,區分方法要記牢
在備考三支一扶考試的過程中,學科涉及較多,知識點瑣碎,易混,其中大部分同學學習起來比較模糊的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關于這個學科里的各種不同觀點的學派,備考中我們很難把握,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區分不同學派?在考試時它會以怎樣的形式考查呢?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不同而回答形成的哲學中的兩個派別,即思維與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回答。
(一)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即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對物質由淺到深的認識劃分為三種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意識,即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
對意識的不同認識可以分為兩大領域: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
【試題練習】(單選)1.下列屬于唯物主義觀點的是()
A.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D.物是觀念的集合
【華公答案】C。解析:A項錯誤,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認為人的意識決定一切,屬于主觀唯心。B項錯誤,我的心決定一切,主觀唯心。C項正確,形體存在,精神才存在,形體衰亡,精神也就歸于消滅,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D項錯誤,強調了觀念的作用,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故本題答案為C。
二、可知論不可知論
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以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一)可知論認為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即世界是可以被正確認識到的
(二)不可知論認為思維與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世界不能被人所認識到或不能被完全認識到。
【試題練習】(判斷)2.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依據是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的問題。
【華公答案】錯誤。解析:根據是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的問題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據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統一性的問題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故本題說法錯誤。
三、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重點是區分兩者。它們的對立主要表現在:
第一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世界,形而上學則是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
第二唯物辯證法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看世界,而形而上學則用靜止不變的觀點看世界。
第三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形而上學則否認事物內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變化的原因歸結為外部力量的推動。
二者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一)辯證法
1.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比如唇亡齒寒,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2.發展:是一種前進上升的運動。實質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比如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全面:全面地看待問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即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
(一)形而上學
1.孤立: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比如閉關鎖國。
2.靜止:運動的對立面,事物不運動,不變化。比如天不變道亦不變。
3.片面:只看到事物一方面。比如:管中窺豹,盲人摸象。
【試題練習】(單選)3.下列選項中能體現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是()
A.滄海桑田——天不變道亦不變
B.擒賊先擒王——牽一發而動全身
C.氣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萬物生
D.形存則神存——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華公答案】A。解析:A項正確,滄海桑田體現變化發展的觀點,屬于辯證法。天不變道亦不變體現的是靜止的觀點。B項錯誤,擒賊先擒王強調抓主要矛盾,牽一發而動全身體現了聯系的觀點,都屬于辯證法的觀點。C項錯誤,氣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萬物生都體現的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D項錯誤,形存則神存體現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體現的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故本題答案為A。
四、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一)歷史唯心主義
社會意識第一性,社會存在第二性,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它把人們的思想動機、英雄人物的意志或某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認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
(二)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存在第一性,社會意識第二性,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肯定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試題練習】(單選)4.在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的主張()。
A歷史是英雄任務創造的
B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C歷史是英雄和群眾共同創造的
D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研究
【華公答案】B。解析: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故本題答案為B。以上就是我們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派的分析,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考起到幫助作用。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