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之斯騰伯格三元智能理論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斯騰伯格的三元智力是在中學教育能力的難點章節,所以,特地參考各個教育權威專著,為大家整理了如下內容,提供了大家學習。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
他認為一個完備的智力必須說明智力的三個方面,即智力的內在成分、這些智力成分與經驗的關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這三個方面構成了智力成分亞理論、智力經驗亞理論和智力情境亞理論。
(1)成分亞理論,闡明個體智力與其內在活動的關系,主要處理個體內部的心理關系,是個體對客觀事物或符號的內部表征進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過程與個體的內部世界相聯系,主要考察思維和問題解決等所依賴的心理過程。斯騰伯格認為存在三種心理過程使人產生適應行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得成分。
元成分是用于計劃、控制和決策的高級執行過程,如確定問題的性質,選擇解題步驟等。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著核心作用。
操作成分表現在任務的執行過程,是指接受刺激,將信息 保持在短時記憶中,并進行比較,它負責執行元成分的決策。
知識獲得成分是指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斷與反應,以及對新信息的編碼和存儲。
三者協同作用,元成分可以激活后兩種成分,后兩種成分反過來又給元成分提供反饋,讓元成分調整信息表征和信息加工的策略。
比如,在完成自由命題的作文時,一位中學生選擇作文題目(元成分),確定寫作提綱(元成分),接著又去查閱學習了大量與該題目有關的材料(知識獲得成分),最后自己嘗試去寫(操作成分),并評價自己寫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成分)
(2)經驗亞理論,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經驗之間的關系,涉及個體的外部和內部世界,經驗是聯結內部和外部世界的橋梁。智力經驗亞理論認為,智力包括兩種能力,一種是處理新任務和新環境時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種是信息加工過程自動化的能力。即主要考察人們在新異的或常規的兩種極端任務中處理問題的能力,新異任務是指個體不熟悉的,但并沒有完全超出他的經驗范圍的任務。常規任務的完成方式是自動化的,只需很少的意志努力。
例如,一個有經驗的老教師比新教師能夠更好地應對教育中的教學問題,能較好地分析當前情況,結合自己已有的教育經驗解決問題。有了多次解決相同類型矛盾經驗的老教師,在處理類似問題時,可以高度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的采用先前方案解決此類問題,也可以把節省下的心理資源處理別的問題。
(3)情境亞理論,闡明個體智力與其環境之間的關系,涉及個體的外部現實世界,智力情境亞理論認為,智力是指獲得與情境擬合的心理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現為有目的地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統稱為情境智力。即考察對日常事物的處理能力,包括對新的和不同環境的適應,選擇合適的環境以及有效地改變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例如區分有毒和無毒植物是從事狩獵、采集的部落人們的重要情境能力,而求職面試或創業則是當代人們的一種重要情境智力。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