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以人民為中心 增進民生福祉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分享者,只有人民幸福的國家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穩定和民族的強大。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社會治理的核心還是要盡一切的努力為民做好實事、分擔憂慮、解決困難,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因此,社會治理須“以人民為中心”,方能增進民生福祉。
以人民為中心,打造鋼鐵意志的干部隊伍,為實現高質量社會治理提供“人才動能”。人才是社會治理的基礎血脈,國家肌體的健康和靈活源自于人才血液的“各司其職、勤奮奉獻”。正如好干部黃文秀、英雄戰士杜富國、科技先鋒袁隆平等楷模人物,將國家利益、人民幸福當做人生準則,真正造福于民。而反觀當前一些干部中出現了諸如“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一系列問題,他們把自身的利益與享受放在了工作的第一位,這不僅損害了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更破壞了整個干部隊伍乃至國家政府的偉岸形象。因此,黨和政府應盡力去打造一支信仰堅定、本領夯實、急民所需的干部隊伍,從引才、用才、留才、育才上下功夫,才能為人民打造合格的造福于民的鋼鐵隊伍。
以人民為中心,用好與時俱進的科技成果,為實現高質量社會治理賦予“科技智能”。與時偕行、科技興民,科學技術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好科技將會對人民生活做出極大地改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云服務”、“物聯網”等新型技術不斷運用到社會生活場景,從智慧醫療、智慧政務到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科技讓居民生活更便捷、讓政務服務更高效。但社會中仍出現一些科技方面的不足須引起我們重視,中國作為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但科技轉化、使用效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東西方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仍然突出,科技惠民的總目標仍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如何打通“科技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科技工作者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探索科技落實的新路子,政府也要做好科技發展的指導和服務,方能真正占領科技浪潮的新高地,盡享時代紅利。
以人民為中心,深化社會改革的管理制度,為實現高質量社會治理營造“效率勢能”。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經歷了質的飛躍,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中國發展搭上了時代列車。當然改革一直都是進行時,我國改革已經進入到深水區。只要社會有矛盾不停止,必然存在著制度的瑕疵,既是是當時比較健康、優良的制度也有可能隨著時代發展、環境變化被社會淘汰。當前我國人口紅利不斷流失、疫情反復、國際情勢嚴峻,對經濟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中國的制度自信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必須堅持深化改革、問需于民,積極落實供給側制度改革要求,對內高舉“放管服”改革措施,對外秉承“合作共贏”的總方略,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前,激發出健康中國的繽紛活力。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只有心有所向才能找對方向,向著人民幸福的方向練好內功,守好人民的大門才能真正獲得人民的認可。把好“人才”的船槳、加持“科技”的武器、優化“改革”的方向,才能真正讓承載著人民美好生活希望的巨輪揚帆遠航。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