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江西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讓參觀博物館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在全國文物工作會議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在發言時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物系統砥礪奮進,文物事業得到很大發展,文物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其中,文物博物館展現新形象。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博物館數量十年增長60%,年度舉辦展覽數量增長144%、接待觀眾數量增長119%,參觀博物館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據國家文物局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博物館的數量增長了60%,年度舉辦展覽數量增長144%,接待觀眾數量增長了119%,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對此,請談一談你的看法。
一、概述現象,給予評價
知其所來,方能識其所在,各類博物館是記錄歷史、留存記憶、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絕佳載體,無論是博物館數量、辦展場次還是接待觀眾人次,一項項遞增數據的背后反映了群眾越來越愿意親近文化,感受中國。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二、分析越來越多人們參觀博物館的原因
(一)參觀博物館變得日趨方便。十八大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博物館工作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國家推進博物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館強國,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博物館數量呈井噴之勢。群眾可以在“家門口”就能一睹文物風采,輕松享受到博物館的資源和服務。
(二)群眾的文化自信日趨提升。博物館可以說是一部立體的百科全書,是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最佳場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愈加自信的當下,群眾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升級,尤其是年輕群體,對他們來說,文化體驗已經成為旅游消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文創文展活動日趨豐富。前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國寶檔案》,后有《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這些節目作品的走紅,拉近了群眾與文物之間的距離,加上博物館的展覽越來越貼合群眾需求,展品也越來越豐富,群眾自然愿意走入博物館。
三、如何更好滿足人民參觀博物館的需求
(一)優化服務及創新展示。要提升博物館服務水準,以整潔干凈有序的環境和讓人如沐春風般的熱情接待游客,提升博物館的溫度和吸引力,通過深度的、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將自己從傳統的景點升級為通過體驗吸引游客的文化傳播窗口。
(二)加強數字化建設。跟隨數字化建設的腳步,條件允許的博物館可以利用VR、5G、大數據等技術,推出云端博物館,上線云服務平臺,舉行數字博物館發布會,讓博物館開啟“數字”大門,24小時不間斷講述文物的故事。
(三)積極探索“夜經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之下,根據館廳條件,適當延長開放時間、舉行晚間夜場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廣大市民夜生活的新地標,為大家開啟一場美好的“博物館奇妙夜”。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