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歷史常識之王安石變法--財務措施
一、考情分析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著名的變法,例如: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等。在教師資格筆試中,對常識的考查范圍較廣,了解每個變法的歷史背景更有利于掌握相關知識點,在考試中能更靈活做題。王安石變法主要包括財務措施、強兵措施和取士措施。本次主要介紹王安石實施變法的背景及其在財政方面的改革措施。
二、主要內容
1.變法背景
北宋立國后的近320年間,在軍事奉行宋太祖的守內虛外政策,即防衛內部可能出現的隱患(例如:內部敵人,武將叛變),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脅(例如:外部敵人,外敵侵略),導致北宋邊境空虛,危及國之振興。此外建國之后,北宋在官員建制上采用一職多官,大興科舉、采用恩蔭制等措施,致使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出現“冗員”;為防止武將專權,實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習,兵士雖多但不精,出現“冗兵”;軍隊、官員的激增導致財政開支增加,統治者大興土木、修建寺觀等,形成“冗費”。三冗危機再加上內憂外患,致使北宋積貧積弱。宋神宗時期,王安石針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在財務、軍事、官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2.理財措施
在財務方面,王安石基于當時政府開支雜費大的問題,采取了青苗法、免役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等系列措施,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1)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2)免役法: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雇人承擔,不愿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3)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也可向州縣政府貸款。
(4)市易法: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5)方田均稅法: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并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
(6)均輸法: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
評價:王安石在財政方面的措施,雖然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但因其出于統治階級利益,部分政策未減輕百姓負擔,反而成為貧苦大眾沉重的負擔。
三、題目練習
【單選題】下列關于王安石變法理財措施說法錯誤的是( )。
A.農田水利法--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
B.市易法--擴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C.方田均稅法--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D.青苗法--增加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
【答案】B。解析:本題王安石變法中的理財措施。青苗法、免役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等。
選項A,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也可向州縣政府貸款。該措施使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因此,A項說法正確。
選項B,市易法: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該措施限制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此,B項說法錯誤。
選項C,方田均稅法: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并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該措施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因此,C項說法正確。
選項D,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該措施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但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因此,D項說法正確。
故此題選B。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