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根植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從唐詩宋詞到琴棋書畫,從京劇昆曲到刺繡剪紙,從傳統中醫到中國功夫……不勝枚舉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展現別樣的風采。反觀國內,非遺技藝后繼無人、傳統節日無人問津、鄉土文化薪火難傳……文化興則國家興,我國的文化根基在鄉村,鄉村文化的發展事關鄉村經濟的發展、事關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更新充分保護和發展鄉村文化,以此助力鄉村振興。
文旅融合新業態。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產業及相關要素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組,逐漸突破原有產業邊界或要素領域,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共生關系的現象和過程。例如靠近大理古城的周城村,那里曾有集體所有制的扎染廠,主要為出口創匯服務。隨著大理旅游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白族扎染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周城村的扎染作坊開始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獲得了更大發展。例如璞真染坊,近年來通過建立白族扎染博物館、開展文旅融合的扎染手工體驗課,使年收益增長了一倍以上。據美國權威部門預測,文化休閑、娛樂活動、旅游業將成為移動互聯網之后,下一個經濟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據國家旅游局預計,我國旅游度假行業將形成10萬億級支柱產業。抓住文旅“風口”,實現文化、經濟“雙贏”。
深化對外開放戰略,奏響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序曲。非遺保護理念的普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及相關的一系列自然和文化生態保護政策,是鄉村手工藝轉型升級的輿論和政策保障。從2007年以來探索建立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到近年來蓬勃開展的文化帶、國家公園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保護非遺傳承、保護傳統村落等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非遺傳承,一方面依賴于整體環境和受眾,另一方面依賴于核心傳承人群,特別是年輕一代傳承人。2015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進“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培養和提升新生代傳承人的傳承創新能力。2016年開始設立傳統工藝工作站,將優質藝術設計資源引入傳統工藝聚集區和欠發達地區。在工作站基礎上,又推動設立了一系列非遺扶貧工坊,帶動鄉村群眾創新創業,共同致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鄉村文化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鄉村振興也絕非一日之功,仍需久久為功。文化賦能,需要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勇氣;需要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毅力,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才能真正綻放鄉村文化的光彩,奏響鄉村振興的時代最強音。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