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經濟必須掌握的知識考點
同學們大家好,事業單位即將開始,江西大多的市考職測。在職測考試中根據經驗經濟必考2道題左右,而我們江西又有常常出現的考點頻率。所以小編根據往年的出題頻率。特地準備了符合江西常考的經濟學常識,這些經濟知識點可以算是必須要掌握的。對于尤其重要和容易出錯的小編已經標紅,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一、重要經濟名詞
1.GDP: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2.GNP:國民生產總值,與GDP的區別在于:GDP為地域概念、GNP為國民概念。(如中國國土上日資企業的經濟活動算作中國的GDP,同時算作日本的GNP)
3.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工業包括采掘、制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 第三產業服務部門、流通部門、提高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質的部門、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
4.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衣服、食品、住房、水、電、交通、醫療、教育等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當CPI增幅接近3%時有利于經濟增長;CPI增幅>3%時稱通貨膨脹;而當CPI的增幅>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CPI是一個滯后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
5.實體經濟:是指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
6.虛擬經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對應,是指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典型的虛擬經濟包括金融業、房地產業、體育經濟、博彩業、收藏業)。
(注意易錯項:比如買書,看電影,聽周杰倫的費用歌曲都是實體,買的是服務業)
7.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抑制出口、促進進口的作用。
8.基尼系數:國際上用來綜合考查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于“0”;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
9.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遞減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審美疲勞等。
10.灰犀牛事件:是指太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灰犀牛是與黑天鵝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事件"則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
11. “塔西佗陷阱”是一個政治名詞,指政府在公信力降低的情況下,不管政府頒布好的還是壞的法案,公布真的或是假的信息,民眾都不會接受或者是相信。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古羅馬的歷史學家塔西佗,于是這種現象就被稱為“塔西佗陷阱。”
12.搭便車效應:是指個人支付本錢取得的收益被集體中的其他成員免費分享的現象。由于個人支付全部本錢而只享受較少的收益份額,因此集體中的理性個人沒有動力去提供公共物品。并且組織規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貨越缺乏。
13.棘輪效應:也叫制輪作用,其指人一旦形成某種消費習慣就具有不可逆性,而且很容易向上調整。司馬光《訓儉示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4.隧道效應:是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初期階段,收入差距會快速拉大,但整個社會可能對此持相當寬容的態度,因為大部分人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自身也能從經濟發展中獲益。
15.股票中的T+0和T+1
T+0和T+1,是指證券交易與結算制度。
當天賣出股票獲得的資金在當天就可以買入股票、當天買入的股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即T+0交易。當天證券和資金就清算交割完成,即T+0結算,。
而T+1是指投資者當天買入的股票或基金不能在當天賣出,需待第二天進行交割過戶后方可賣出;投資者當天賣出的股票或基金,其資金需等到第二天才能清算交割完成。中國股市實行“T+1”交易結算制度,如中國大陸。
16.A股、B股、H股、ST股
A股,B股,H股是根據股票上市地點和所面向的投資者的不同進行的股票分類。
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中國境內上市交易的外資股。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
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中資企業股票。
ST股:ST意即“特別處理”。“ST”股是指滬深交易所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就表明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如果加上“*ST”,那么該股票有退市風險。
二、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必須掌握,重要程度頂級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區別與聯系: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
|
通貨膨脹 |
通貨緊縮 |
||||
實質 |
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
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
||||
原因 |
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 |
發行量少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 |
||||
危害 |
直接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經濟秩序混亂,生活水平下降,影響社會穩定 |
直接引起物價下跌,影響企業與投資的積極性,市場銷售困難,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失業率上升 |
||||
對策 |
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與信貸規模 |
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內需,并努力擴大出口 |
||||
宏觀政策 |
政策工具 |
通貨膨脹 總需求>總供給 |
通貨緊縮 總需求<總供給 |
|||
財政政策 |
預算 |
減少支出預算 |
增加支出預算 |
|||
稅收 |
增加 |
減少 |
||||
支出 |
減少 |
增加 |
||||
發行債券 |
減少(用于投資) |
增加(用于投資) |
||||
增加(非投資) |
減少(非投資) |
|||||
貨幣政策 |
存款準備金率 |
提高 |
降低 |
|||
再貼現率 |
提高 |
降低 |
||||
公開市場業務 |
出售 |
購進 |
||||
基準利率 |
提高 |
降低 |
這兩張表格必須掌握,重要程度頂級五顆星。
三、真題再現
1.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既定目標,通過財政收支的變動以影響宏觀經濟水平的經濟政策,當通貨膨脹出現的時候,緊縮性財政政策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以下不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的是( )。
A.提高政府轉移支付水平,增加社會福利費用
B.增加稅收,以降低企業的投資能力和個人的投資熱情,并抑制總需求的膨脹
C.發行公債以減少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
D.削減政府預算,限制公共事業投資,以此來減少政府支出
2.下列不能計入當年GDP的是( )。
A.購買180萬元的新房子
B.農民當年生產的不是用于自己消費的糧食
C.購買的舊房子,其中支付給中介的一萬元
D.購買的八萬元的舊轎車
3. 有關經濟學常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公共物品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供求
B.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政治制度的趨同或認同過程
C.凡是由納稅人自己承擔稅負,不發生轉嫁關系的稅就是直接稅
D.根據交易的經濟性質分類,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1.【答案】A
【解析】緊縮性財政政策是指通過增加財政收入或減少財政支出以抑制社會總需求增長的政策。
A項錯誤,政府轉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會福利保險、貧困救濟和補助等方面的支出。提高政府轉移支付水平,增加社會福利費用,能夠增加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水平,使得社會有效需求增加,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
B項正確,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增加稅收,降低企業的投資能力和個人的投資熱情,能夠抑制總需求的膨脹,屬于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C項正確,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發行公債,能夠增加政府的收入,減少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是緊縮性財政政策。
D項正確,削減政府預算,限制公共事業投資,以此來減少政府支出,也是緊縮性財政政策。
2.【答案】D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A、B、C三項正確,都是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D項錯誤,這輛轎車已經在當年生產轎車的年份算入到GDP數值當中,所以不能再重復計算。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B
【解析】A項正確,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的對稱,指不能由私營部門通過市場提供而必須由公共部門以非市場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勞務。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純粹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無法由市場提供。
B項錯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規則制度的趨同或認同過程,而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權和解釋權被操縱或利用于經濟發達國家。
C項正確,“直接稅”是“間接稅”的對稱。直接稅與間接稅的分類方法是以稅收負擔能否轉嫁為標準的。所謂直接稅,是指納稅義務人同時是稅收的實際負擔人,納稅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稅收負擔轉嫁給別人的稅種。屬于直接稅的這類納稅人,不僅在表面上有納稅義務,而且實際上也是稅收承擔者,即納稅人與負稅人一致。目前,在世界各國稅法理論中,多以各種所得稅、房產稅、遺產稅、社會保險稅等稅種為直接稅。
D項正確,財政支出也稱公共財政支出,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支付。按交易的經濟性質,即按照財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價的補償進行分類,可以把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