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類比推理常識積累--常見俗語
類比推理常識積累--常見俗語
(1)踢皮球:常用來形容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相互推諉,辦事效率低下。
(2)燕歸巢: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比喻思鄉。
(3)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現。
(4)睜眼瞎:比喻不識字的人,文盲。
(5)紙老虎:比喻外表強大兇狠而實際空虛無力的人或集團。
(6)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淺、見識狹隘之人。
(7)三腳貓:比喻對技藝不精通的人。
(8)笑面虎:比喻外貌和善而內心嚴厲兇狠的人。
(9)變色龍:比喻在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或者比喻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
(10)千里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11)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12)替罪羊:指代人受過的人
(13)鐵公雞:比喻生活中小氣、吝嗇、一毛不拔的人。
(14)地頭蛇:指當地的強橫無賴、欺壓人民的壞人。
(15)白眼狼:比喻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的人。
真題鏈接
【例1】(2017國考)踢皮球:互相推諉
A.燕歸巢:時過境遷 B.破天荒:聞所未聞
C.睜眼瞎:目不識丁 D.紙老虎:不堪一擊
題目解析
“踢皮球”常用來形容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相互推諉,辦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互相推諉”。
A項:“燕歸巢”指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比喻思鄉。“時過境遷”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變化。“燕歸巢”不能比喻“時過境遷”,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現。“聞所未聞”指聽到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破天荒”不能比喻“聞所未聞”,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睜眼瞎”指沒文化的人,不識字的人。“目不識丁”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睜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識丁”,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紙老虎”比喻外表強大兇狠而實際空虛無力的人或集團。“不堪一擊”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次打擊。“紙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擊”,與題干邏輯關系不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例2】(2018青海)井底蛙:三腳貓:智慧
A.笑面虎:變色龍:真誠 B.千里馬:孺子牛:可靠
C.替罪羊:鐵公雞:堅強 D.地頭蛇:紙老虎:勇敢
題目解析
“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淺、見識狹隘之人。“三腳貓”比喻對技藝略知皮毛的人。
“井底蛙”是指缺乏智慧的人,與“智慧”是反義關系。
A項:“笑面虎”比喻外貌和善而內心嚴厲兇狠的人。“變色龍”比喻在生活中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或者比喻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笑面虎”是指缺乏真誠的人,與“真誠”是反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千里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千里馬”與“可靠”無明顯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替罪羊”指代人受過的人。“鐵公雞”比喻生活中小氣、吝嗇、一毛不拔的人。“替罪羊”與“堅強”沒有明顯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地頭蛇”指當地的強橫無賴、欺壓人民的壞人。“紙老虎”比喻外表強大兇狠而實際空虛無力的人或集團。“地頭蛇”與“勇敢”沒有明顯邏輯關系,與題干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例3】(2022聯考)紙老虎:外強內空:虛張聲勢
A. 墻頭草:頭重腳輕:左右逢緣
B. 老黃牛:埋頭苦干:默默無聞
C. 鐵公雞:小氣吝嗇:一毛不拔
D. 應聲蟲:異口同聲:隨聲附和
題目解析
“紙老虎”比喻外表強大兇狠而實際空虛無力的人或集團,“外強內空”指表面強大,實質虛弱,“虛張聲勢”指假造聲勢,借以嚇唬或迷惑對方,后兩詞屬于近義關系,“紙老虎”可以用來比喻“外強中干”和“虛張聲勢”,第一詞與后兩詞屬于比喻象征關系。
A項:“墻頭草”比喻沒有主見的、容易動搖的人,“頭重腳輕”指頭腦發脹,腳下無力,形容身體不適,比喻基礎不穩固,“左右逢緣”指得心應手,做什么都很順,三者無明顯邏輯邏輯關系,排除;
B項:“老黃牛”比喻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人,“埋頭苦干”形容不聲不響、一心一意地刻苦工作,“默默無聞”形容沒有名聲,不為人們所知道,后兩詞不屬于近義關系,且“老黃牛”不能比喻“默默無聞”,排除;
C項:“鐵公雞”形容生活中小氣,吝嗇,一毛不拔的人,“小氣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一毛不拔”的意思是連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為人非常吝嗇自私,后兩詞屬于近義關系,“鐵公雞”可以用來比喻“小氣吝嗇”和“一毛不拔”,第一詞與后兩詞屬于比喻象征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應聲蟲”比喻自己無主見,只知隨聲附和的人,“異口同聲”指不同的嘴說同樣的話,形容大家說的完全一致,“隨聲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沒有主見,人家說什么,也跟著說什么,后兩詞不屬于近義關系,且“應聲蟲”不能比喻“異口同聲”,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